#工作生活筆記
👉你有兩個小孩,現在還有上班嗎?
通常在知道我的職業之後,我得到的下一句話會是”啊,你不做醫生太浪費了!還是去上班賺錢啦!” 細究這句話常想表達的是:醫生收入應該比起請人幫忙照顧小孩所需花的錢高,每單位時間的收益比較高,你還是出去賺錢吧。
但真的是這樣而上班嗎?是的,上班很大的部分是為了增加家庭收入,但還有不同的理由。
做一個職業婦女比做一個職業男人,難度高很多。例如一邊懷孕/哺乳,一邊上班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。我自己在懷孕及哺乳期間,因為身體狀況和工作壓力,很多時候也曾想放棄工作。很多媽媽都會面臨一樣的處境。育嬰假、留職停薪或辭職後,還能回到原先的崗位嗎?年資、薪水或位階是不是會受影響?老闆對你的看法會不會有改變?
婚姻中的平等很重要,那是多重因素很微妙的平衡。經濟是其中一個因素。很多過來人(職業婦女/家庭主婦)告訴我,其實收入貢獻多寡不是那麼重要,因為人生起起伏伏,有時賺多,有時賺少。但若是加減有些收入,對兩人的平等關係有幫助,對家庭的穩定性也加分。
以前老師告訴我,有機會成為醫生,除了自己要努力,也要謙卑感謝社會資源及來來往往的病人們栽培了你。當時選擇了五大皆空之一的兒科,單純是因為愛孩子們的天真單純。若能救起一條小生命,是幫助一整個家庭。
記得當年剛做住院醫師的一個值班夜,一位孩子的家屬在護理站指著忙進忙出的我大吼 “為什麼沒有馬上去看我的孩子,你有孩子嗎?”那天晚上被語言攻擊的我在值班室哭了很久。學姐告訴我,”你下次就告訴他,今天晚上這整間病房的孩子都是我的孩子,我都會照顧,最緊急的先!”。
身在一通電話就要拋家棄子衝鋒陷陣的科別,家人(特別是雙方父母+小孩)要有很多的諒解和支持。自己很想當hands-on parents,所以時間上總是很零碎且緊湊。希望自己不要錯過太多孩子的成長,
畢竟孩子長大的很快。也想讓孩子知道,當他們需要我的時候,我在。
工作的做與不做,取捨有很多面向。想保有競爭力,也想保有自己和家庭。很困難,但沒關係,邊走邊看,一起勇敢。
❤️選擇沒有最好,只有最適合當下的決定
#據說在兒科工作會比較凍齡💁♀️
#因為看到孩子們總是讓人微笑😃
#多年前的住院醫師照看起來和現在差不太多吧😎